晓夏

本间贵史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西王论坛从过去看未来:全球OLED产业年度专利申请分析-格上私募圈

浏览量:210

从过去看未来:全球OLED产业年度专利申请分析-格上私募圈


来源:OLEDindustry(ID:OLEDindustry)
OLED的原理是通过正负载流子注入有机半导体薄膜后复合产生发光。就驱动方式来分利群网上商城,OLED可分为被动矩阵式(PMOLED)和主动矩阵式(AM OLED );就发光材料分类,则有低分子(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又称为PLED)。
OLED简史
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最早在1936年被发现。
但直到1987年才被柯达公司开发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平左见觅示技术。OLED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器件的发光亮度、发光效率和寿命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早期的研发以小尺寸为主,几乎全为被动矩阵式,并使用小分子的有机发光材料。近年来,OLED显示技术已经从小屏幕向大尺寸发展。
1997年日本先锋公司研制出绿色OLED点阵显示器(256 x 64)的车载FM接收机,同年日本出光兴产(ldimitsuKosan )推出了5英寸①无源驱动全彩色QVGA全彩色OLED显示器。
到1998年日本NEC公司、先锋公司(Pioneer)也相继推出5英寸无源驱动全彩色QVGA全彩色OLED显示器。
2000年摩托罗拉(Motorola)推出了采用OLED显示屏的手机;
2007年底,索尼公司成功推出12英寸的OLED电视机,三星公司研制出30寸和40寸OLED电视机。
OLED的显示寿命也在近年得到了突破性进展,至2006年,红光材料最高寿命已经突破14万小时,蓝光材料有的已经突破2万小时,白光也突破1万小时。
我国OLED产业也已拥有一定积累。清华大学从1996年开始研究OLED显示技术夏妍的秋天,在OLED新材料的设计、显示屏的制备和驱动技术的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申请了20多项国际、国内专利。
清华大学与相关企业和投资公司共同成立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2002年11月11日,该公司宣布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款全彩色OLED显示屏,并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OLED材料,解决了蒸镀工艺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使得显示器件的色纯度、发光效率等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索尼公司在2007年12月推出12寸的OLED电视宜阳天气预报,并宣布将投资220亿日元加强中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其东浦工厂将以生产20寸面板,三星电子已成功试产出31英寸OLED电视食罪巴鲁,在2009年开始量产,2010年开始销售;并已有能力生产40英寸以上OLED电视。
与此同时,奇晶光电(CMEL)在2010年发布32英寸AM OLED电视。LG飞利浦正积极研发AMOLED,已经推出了柔性显示技术。此外,还有报道称,松下热衷于电视级尺寸大小AM一OLED领域,卡西欧(Casio)也不时传出加人该行业的消息。
中国OLED产业发展概况
OLED产业发展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下,中国内地的OLED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孟祥星。2008年10月,由清华大学组建的维信诺公司在昆山成功建成中国内地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实现了小尺寸OLED显示屏的量产。
由于中国在CRT和LCD的发展早期没有能够及时进人,使其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能力,中国因此只能依靠低廉劳力及强大的代工等方式参与产业链上利润较低的组装及测试。而OLED的出现,为中国显示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OLED应用市场,其中45%以上的IT产品与显示器件有关;中国内地的手机产量占50%以上;中国内地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随着OLED面板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和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在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水平也会有所提升。因此,中国发展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OLED产业链。概括地看,中国OLED产业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产业链不完善,上游产品竞争力不强。在中国,已进入和即将进入OLED领域的企业众多,但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面板制造环节李建群,上游设备和原材料环节薄弱。大多数中国OLED厂商还处于初级阶段,大规模生产还远没实现。中国OLED企业所需要的制造设备和原材料大多数依赖从日本和韩国进口。
(2)中国定位于加工制造环节的趋势初步明朗。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前景巨大,技术发展相对落后,使得中国参与OLED产业国际分工时只能集中在劳动力密集的生产制造环节。
OLED产业全球专利分析
早在“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便将OLED列人‘,高清晰度平板显示专项”中的重点攻关项目诡案组陵光,以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北京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及科研机构长期开展了OLED器件及有机材料方面的研究,在一些核心技术上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在相关技术标准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国际地位。
截至2013年12月31日,通过INNOGRAPHY专利分析软件百将图,检索全球范围内的OLED方面的专利。专利检索范围包括美国、英国、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PCT, EPO在内的70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得到OLED相关专利申请80495件,比上年增加了1637件。其中主要涉及OLED原材料、OLED器件、OLED设备、OLED驱动电路、OLED应用等领域。
将80495件检索结果进行专利失效分析,筛选出检索结果中的失效专利,最后得到仍然生效的专利为38402件,失效专利为42093件,西王论坛可见相当一部分OLEO专利已经失效。专利失效原因是发明专利未授权、因未缴年费而提前失效或者专利权届满珠江纪事。
全球OLEO专利申请年度趋势
将80495件检索专利按照专利优先权年份(Priority Year)统计,

OLEO全球专利中请年度趋势柱状图
OLED专利申请数量在1997年之前相对较少,1997年后专利中请量一直稳定增加,到2004年的申请量达到高峰,为6326件。2004年后有部分波动但整体申请量一直在5000件以上。
在2007年由于金融危机,资本投人少,导致专利申请数量下降,但随着经济的复苏,在2009年重新达到顶峰6271件普雷希托,随后专利申请量继续波动纪敏尚。
从年度专利申请总量分析,OLED技术专利申请量在2004年后基本保持在5000件以上蒋业华。但美国和日本在申请的数量上出现微微的下降趋势,说明这两个国家对该技术的研究遇到了一定瓶颈。
从申请趋势上分析,OLED技术专利申请量在2004年后相对平稳,说明该技术专利仍然是当前相对较热门研究领域。
从申请国别上分析,OLED技术申请主要倾向于日本、韩国和美国天地有爱。除以上三国之外,在我国的申请量也比较大。
OLED专利申请量的年度趋势在主要中请国(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基本上一致,都是先增加到一定数量再慢慢波动。在以上4个主要申请国中,在2009年以前,日本一直居于申请量首位,2009年以后韩国、美国、中国OLED申请量已经赶超日本。
专利检索至2013年12月31日,因2013年间部分申请的专利处于正在申请状态并没有公开,因此,检索到的专利不包括该部分。

OLED全球专利中请年度趋势折线图
全球OLED专利主要专利权人
在OLED的80495件专利申请中,专利权人主要分布在三星SDI、乐金显示(LG Dis-play, LG显示)、精工公司、松下、出光兴产乐匙教育,它们;149有专利21328件,项茜乔 占世界总专利OLED技术专利分析数的54.6%。
其中三星集团拥有8891件,占世界专利总数的22.8%;LG显示拥有3704件,增长了133件,占世界专利总数的9.5%;精工公司拥有3020件,占世界专利总数的7.7%;松下公司拥有2894件,占世界专利总数的7.4%;出光兴产拥有2819件,占世界专利总数的7.2%。
三星电子作为韩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子公司中规模最大且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该公司在全世界65个国家拥有生产和销售法人网络,员工多达157000人,2009年超越惠普(HP)跃升为世界最大的IT企业,其中LCD TV汤美玉, LED TV和半导体等产品的销售额均在世界上高居榜首王均金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三星电子生产的LED TV及各种电视产品、GalaxyS (i9000)手机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如此,三星电子的存储器半导体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电子产品。
乐金显示在韩国、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设有研发、生产和贸易机构。乐金显示的客户包括Apple,HP, DELL, SONY, Toshiba, Philips, Lenovo, Acer等世界一流消费电子制造商。
出光兴产长久致力于OLED材料的研发,2007年于日本静冈御前崎市(Omaezaki,Shizuoka)设立OLED材料厂乔雅冰,御前崎制造所于2007年4月开始生产OLED材料,年产能为2吨,而旗下位于韩国的100%持股子公司“出光电子材料韩国株式会社”斥资约300亿韩元(约21亿日元)于2012年3月在京轰道坡州市堂洞工业园区内动工兴建的OLED材料厂已于同年9月底完成厂房的兴建工程,并投人生产。

全球OLED主要专利权人前10名分布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10-65983413。